南宋 龙泉窑洗
口径:13.8cm
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制,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、千峰翠色、艾色、翠青、粉青等瓷,都是指这种瓷器。南宋末期,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,粉青和梅子青的烧制成功,巧夺天工,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粉青、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,它不仅意味着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准的提高,其本身也包含了更丰富的审美意蕴。 本品敞口,斜腹,圈足。内外施青绿色釉,丰厚滋润,底足露胎,呈火石红。瓷质细腻,线条明快流畅、造型端庄浑朴、色泽纯洁而斑斓,正符合“青如玉,明如镜,声如磬”的“瓷器之花”的美称,不愧为瓷中之宝,珍奇名贵。此洗胎体厚重,端庄规整,釉色青翠碧绿似玉,釉质滋润肥腴如脂,素面光洁,更显柔和淡雅,为龙泉窑青瓷的艺术珍品。 |
南宋 龙泉窑双鱼洗
口径:20cm
洗宽折沿,敞口,腹自上而下向内呈弧形收敛,平底,圈足。腹外壁刻莲瓣纹,刀法简明洗练,立体丰满,层次分明。内底帖双鱼,鱼摇鳍摆尾,活泼可爱,刻画精细鲜活。通体施青釉,釉质肥润,转折处釉浅,堆积处釉深,浓淡有致,隐现玉感。青釉恬静淡雅,双鱼头尾向背,犹如于清波碧水逍遥悠游,灵动之极,蕴含宋代文人的闲情雅趣,展现了宋代龙泉青瓷的艺术魅力。 双鱼为模印以后再粘贴在底部。这种工艺分釉上釉下两种,先在坯上贴鱼纹再上釉烧造为釉下;在坯体上釉后再贴鱼烧制称釉上。此洗的双鱼贴在釉下,而且是经多次施釉才能形成厚釉,工艺十分精湛。宋代,龙泉窑发展进入了辉煌高峰,在胎釉配方、造型设计、上釉方法、装饰艺术以及装窑烧成等都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,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、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,釉色纯正,釉层加厚,在南宋晚期烧制成功了粉青、梅子青釉,达到了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,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。此龙泉洗做工精巧,年代久远,保存至今,品相完美,弥足珍贵。扬州文物店有相仿藏品,可资比较。 中国古代陶瓷常以鱼来装饰,因“鱼”、“余”谐音,故此图案又被赋予“年年有余”的吉祥含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