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雍正 粉彩渔乐纹大将军罐此罐秀美绝伦,可见只要能工巧匠手边的粉彩各色俱全,兼具像本拍品般充裕的“画布”,其艺术成就竟可如此辉煌。必须一提的是,本罐所有的辅助纹饰带的大小和数目皆调度有方,以便为画师提供最大的创作空间,来描绘西湖盛景及其间形形色色的有趣人物。
辅助纹饰带虽然不多,但布局极具巧思,画工无比细腻。罐足有一周繁而不乱的缠枝叶纹,缀以粉红色朵莲。肩与盖沿各绘一周细腻工緻的锦文,每格锦文内再用细笔勾勒一粉红朵花。这些温室带还添加了罕见的折枝四季花卉元素,即梅花、牡丹、莲花和菊花,各花画工优美自然,恍若镶嵌于锦纹地上。这些折枝花自然写实,于端庄规整的锦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器径白地上,衬以疏密有着、交错出现的折枝菊花和牡丹。除了金彩宝珠顶,器身和罐盖其余的装饰空间,俱用于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湖畔风光。 ..................... 结合渔夫或泛舟题材的绢本或纸本画多不胜数,但这类场景甚少出现于十八世纪的粉彩瓷器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一例公元1730年的溪山渔乐图雍正盘,图见余春明所著《中国名片:明清外销瓷探源与收藏》页195图版293(北京:2011)。此外大都会珍藏(登录号79.2.670,1879年购自Samuel Putnam Avery珍藏)及大维德爵士珍藏(登录号PDF862)中尚有二例大同小异的胭脂红地磁盘,两者均以杭州西湖的渔舟入画。至于以此为题的粉彩大罐,本拍品在已发表作品中应属孤品。(佳士得艺术总监-苏玫瑰) |
商晚期 白玉琮白玉质,半透明,细腻莹润,局部受沁呈红褐色斑。琮呈方柱体,内圆外方,中孔贯穿,上下有射口。整器光素无纹,色沁由表面至内部散布,带有多层次的色泽变化,赋以灵动通透之感。
《周礼.春官.大宗伯》记载:「以玉作六器,以礼天地四方:以苍璧礼天,以黄琮礼地,以青圭礼东方,以赤璋礼南方,以白琥礼西方,以玄璜礼北方」天圆地方是最古老的宇宙观,先民利用圆形的玉璧与方型的玉琮来礼拜天地与神只。琮兼方圆,反映出古代中国人「地方」的宇宙观;而内贯通的圆洞,则是象征通天行为,传达人类的祈求与希望。 |
明代 香樟木韦陀像此尊工艺精美,铠甲结构表现写实,一丝不苟,且体量大,开脸身姿造型为典型明代中原造像风格,代表了明代佛教艺术的高度水准。韦陀是佛的护法神。据说,在释迦佛入涅时,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,韦陀及时追赶,奋力夺回。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,保护佛法的天神。从宋代开始,中国寺庙中供奉韦陀,称为韦陀菩萨,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,面向大雄宝殿,护持佛法,护助出家人。
|
清康熙 青花竹林七贤纹凤尾尊高:45cm
青花瓷凤尾尊为康熙朝创制之器形,此尊端庄秀丽,撇口直颈,丰肩鼓腹,胫部修长,足端外撇。凤尾尊的青花发色纯正,青翠亮丽,色阶丰富,是康熙时期青花中的标准色调,这种发色有一个独特的名字 - “翠毛蓝”。上下分绘两组人物故事图,上半部分绘“加官进爵”图,下半部分画“竹林七贤”纹。其人物绘画形象硕大,生动豪放。男性的脸型为国字脸。而眼睛也正是康熙早期的的画法,多以线条体现,所谓“有眼无珠”既行内定论。底足修胎叫做“二层台”平切底,顾名思义胎足有两层。其底款是“花押款” 是指落于瓷器底部的非文字的图案标记,这种款式在清早期广为流行。 这件凤尾尊来源也非常清晰,由詹姆士家族于1912年(民国元年)获得,并与1964年后纳入爱德华詹姆士基金会。此基金会收藏广泛,其中中国瓷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。这件康熙时期青花竹林七贤纹凤尾尊几经辗转,后由“信德斋”获得。 |
Address: 105-6068 No 3 Rd, Richmond, BC V6Y 2B3
Hours: Monday 11AM–6PM Tuesday 11AM–6PM Wednesday 11AM–6PM Thursday 11AM–6PM Friday 11AM–6PM Saturday 11AM–6PM Sunday 11AM–6PM Phone: (604) 270-6868,(778)882-1963 |